如果你在 google中搜索在中国或美国的工作满意度,出来的结果无一例外——“不满意”、“只有 6%的中国劳动者表示对他们的工作上心”、“ 80%的美国年轻人( 20~ 30岁)表示不愿继续从事当下的工作”……

人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是否也满足了人生的幸福

抛开统计数据不说。考上大学,长辈和老师告诉你“好好享受大学时光,因为那会是你最好的岁月”。现下,人们已经不再质疑这样的生活定位,而是坦然接受——大学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过后,是朝九晚五为他人卖命的工作,家庭压力紧随其后。职场过来人劝解你,要磨去年少的锐度和幼稚的想法,给你什么任务就好好执行。不论是什么样的公司文化,你要做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并成为它。每当你迷茫无措的时候,总有聪明人提醒你:“你还没意识到你已经是一个踏入社会的人了吗?社会就是这样!”

于是你规划人生的方式就是被动地生活下去。是的,不论你学什么专业,学得再好,一毕业,你还是手足无措。因为学校教了你解题、背题能力,却没有教你如何去应对一个没有唯一答案和最佳答案的人生问题,你能做的是拼命地完成当下的业绩。甚至在人生的许多个转折点上,你都选择了被动——喜得升职,可要不就是为了更多的钱和名誉,要不就是承载着别人对你的拒绝不了的期待。你已经很多年没有想过,要怎么活,才能燃起自己激情了。
成功,却不快乐。更糟的是,你又把工作的压力带回家,带回生活。毕业于哈佛的事实也不能向你未来的人生保证什么。颠覆式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论的创建者、哈佛商学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在其著名的《如何衡量人生?》(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一文中说到, 40年后的同学会上,他看到的是许多外表光鲜的“成功人士”经历妻离子散、活得很失败,甚至锒铛入狱。

然而,太迟了吗?你开始读人生规划的书、寻找快乐箴言。几乎所有的人生、事业规划手册中都苦口婆心地强调:为自己起草一个策略、想想你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定义你的梦想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找寻你的热情( passion)……几天前,我参加了一个 Tedx活动,有位事业成功的演讲者给台下莘莘学子分享如何规划未来,给出了三个基本法则:找到自己的五个独特技能、三个核心价值和一个真正的热情( 5 unique skills, 3 core values, 1 true passion)。朗朗上口,千篇一律。

许多作者和演讲者最后总要强调说,“当然,定义真正独特的技能和找到真正的策略、梦想、热情……是很难的”。每每看到这里,我就再也忍不住了,心想,那是必然!我就是想破脑袋都不可能制定出什么好的策略和价值。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归属何处。规划得再好的人生也不能小心翼翼、完美无暇地走完。如果不放手让他们去感受未知、尝试、失败、再从失败中站起来,我们怎么能够期待人们会给出真正适合他们的答案?

为什么选择设计思维来设计人生?

这是传统教育给我们中的大多数灌输的思想 ——成功就是上好的学校、拿高的学位、找高薪的工作。但身在好的学校追求着高学位的你,却备感迷惘,对未来并不期待。步入社会就真的要先成为一颗只有执行力的螺丝钉吗?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只能等到“熬出头”之后吗?又该怎样才能让人生规划变得更加实用?

最近十年,设计思维这个创新宝典在教育界迅速蔓延开来,从大学课程到公司管理改革再到幼师培训。这两年,斯坦福更是为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放设计思维的课程。从厨房用具的设计到医疗 MRI磁共振系统的改革,从保险公司的服务创新到 OEM工业电机的研发 ……设计思维的应用无所不在。设计思维之于人生设计,也并非新的想法。

几年前,在哈佛商学院教了半辈子书的 Christensen教授将其商业管理思想应用到了人生规划上,引人深思。人生管理亦如公司的管理,需要长远考虑、合理的资源分配、文化的培养、避免犯“边际成本”的错误……有趣的是,近几年来,从哈佛到斯坦福,各大商学院开始急不可耐地将设计思维运用在公司创新的教学上。这并非偶然,哈佛商学院教授 Linda A. Hill与其团队在过去十年内走访了全球大大小小的公司和机构,寻找创新的奥秘。被采纳入 Hill最新研究著作中的典例包括皮克斯、谷歌,及许多非营利机构、政府等。这些例子都在反复阐述同一个简单却不易实践的道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并不来自“长远的策略和愿景”和“单一、统一的文化”,而是依赖于建立 T型(T‐shape)多元化的环境、培养用行动思考( action‐driven)的快速迭代的文化、孵化非传统想法的机制。这其实就是设计思维。

参考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时下最具有竞争力的这些机构和他们不断创新的核心动力,不难发现,这些创新原动力也是让这些机构中的每个人 “自我创新”的核心因素。在 Christensen触类旁通的基础上,将设计思维应用于人生规划就该是你下一个课题。

为什么设计思维重要?熟悉设计思维的人都知道它并不最适用于解决目标明确的纵向问题,而更适于复杂、开放、没有明确方向的问题。设计思维教人不从问题本身出发,而从问题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出发,从人的需求和体验中获得洞察、灵感和想法,并通过快速迭代的原型建立和测试反馈来不断完善人们对项目挑战的理解、孵化出原创性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人生来说,未来无从预知,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资源——作为“用户”的自己,作为“标杆调研对象”和“利益相关方”的榜样,作为“快速原型”的体验、失败和学习的机会。设计思维扩散( divergence)和收敛( convergence)的过程恰如人的一生不断探索和安定的过程:年轻时候的探索是迷茫却有无限可能的( ambiguous),而人们大多都会渐渐地安定下来。有些人经历了更多的坎坷或人生体验,最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得到了它。而有些人没有那么多的“扩散”和“收敛”,有过许多想法或机会都从未付诸实践,最终怀抱遗憾。斯坦福人生设计讲师 David Evans曾形象地描述过设计思维之于人生:工程思维教人如何解决( solve)人生、商科思维教人如何优化( optimize)人生、科研思维教人如何分析( analyze)人生……而设计思维是教人建造( build)属于自己的人生。是的,人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建造出来的。

设计思维该怎么用?

“我毕业后如果不做专业相关的内容,那这四年不是白费了? ”“怎样规划接下来十年的人生?”“我每天上班就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眼光。 ”“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还是很迷茫,感觉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我。 ”带着这些常常出现在周围朋友和客户中的疑惑, David Evans从斯坦福毕业的三十年后回到了这里成为了一名讲师。这三十多年,他在苹果参与设计过第一个鼠标、创办了 Electronic Arts游戏公司,之后又为许多创业公司做过咨询、在学校做过老师。回到斯坦福后,他与 d.school的 Bill Burnett教授一同策划 “人生设计”的系列课程,竟发现“人生设计”这个复杂的问题恰恰可以用设计思维的方程式去解答。

自从五年前 David Evans开创了用设计思维设计人生的系列课程,斯坦福学生的午餐话题就都是它。有人生计划困扰的不仅是学生,就连设计学院院长都找上门来,问能否上这门课。

下文中对设计思维之于人生的应用的总结,是基于我曾在斯坦福学习过的人生设计课程,参考相关人生规划的文献,以及整理了我对自我人生设计的实践。

1. 重新定义你的问题( Reframe Your Problem)

这里的“问题”指的是困扰你的那些疑惑。 J是一名幼儿教师,专科毕业后通过父母关系顺利在当地一所幼儿园找到工作的她却并不顺心。虽然她工作稳定舒适,但她总是抱怨学校琐事:小朋友吵吵闹闹让她头疼,总是有着无限疑问的家长让她心烦,而且她总是看周围同事不顺眼、觉得跟他们聊不来。她以前想过做医生、想做歌手,虽然她现在还会偶尔弹弹吉他,但那些曾经的热情归属离现实生活太远。她的好多朋友要不就做着“不体面”的工作,要不就还没找到工作,于是她自我安慰:还有很多人生活得不如她,不如就这么将就过着。对于 J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帮助她?

改变对现阶段生活的观念 ——首先,接受它。不论你处在迷茫的毕业季还是中年危机的事业盲点,只要你处于一个自己不满意的生活环境或是状态,请先接受它。不仅是因为没有回头路,而且只有当你接受和正视现状的时候,你才能在渐渐发现,除了抱怨苦不堪言,你还学到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又有哪些因为蒙蔽了双眼而未曾看到的机会向你展开大门。不妨尝试“ Yes, and…”的方法拓展思路、寻找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机会点。

Eric Greitens在其畅销书 Resilience –Hard‐won wisdom for living a better life中,通过自己多重生活经历——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高级军官、 Rhodes学者、拳击冠军、人道主义者、牛津大学博士……向读者分享其来之不易的人生智慧:不论身处何境,积极掌握你力所能及的机会——虽然你并不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负全责,但是你却为如何面对这些事情负全责。

对于 J来说,蒙蔽她双眼的是她对幼儿培育的排斥。从小养尊处优的她对父母过多地影响她的生活表示过多次不满,从小学的冒险夏令营到中学的未来城市设计大赛再到高中结束后的幼师专科深造,没有一样不是父母为她决定的。她并不是真心地排斥那些孩子和同事,而是通过抱怨来向父母表示不满。她需要接受,才能走出现阶段不快乐的生活状态。她问题的关键不是“离开不适合她的幼儿园,再去寻找下一份更满意的稳定工作”,因为即便如此,她也只会进入下一个“幼儿园”。

换一种方式定义你的梦想 ——与其计划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的生活和事业,不如问问自己:怎么设计紧接下来的这一步,以便实现下一个人生阶段中最好的自己?与其回答“长大之后想要做什么?”,不观察自己、采访自己:

  • 在当下的学习或工作中,在哪一方面我受益最大并乐意为此而不断努力?
  • 生活中遇到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中哪些人的人生对你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
  • 刷新闻时,哪些需要改善的现状受到了你格外的关注?
  • 在你过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寻找你的那些不惧失败、并经过不断尝试最终达成目标的故事……

J回顾自己一年多来工作生活,她坦言,她还是很喜欢跟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的;她也暗暗期待每个月一次的班会,家长们总会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甜点和精心准备的节目;幼儿教师清闲的工作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各地旅行、听演唱会。事实上,当她打开了胸襟,她能够发现改变现状的机会点。 J说起以前的学生时代,她很擅长组织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班里的戏剧表演、田径赛等等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规划。来到幼儿园后,怀着与同事话不投机的偏见,她并没有向他人展示过这个优点。

改变应对负能量的方式——当你明确了下一个阶段的目标,问题只解决了一小半,因为达成目标的方式并不是勤奋加聪慧那么简单,还需要一味生活的智慧。

  • 面对竞争压力、负面评价时,与其暗自较劲,不如尝试从分享和合作中获得解压。你能从分享中更深一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从合作中学习并拓展视野。
  • 面对困难时,与其提高警惕、缩起脑袋,不如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将困难的挑战转换为锻炼自我的机会。
  • 不要因为害怕不够完美而不敢行动。不够完美的报告、初具雏形的想法、心中的疑惑或是异议……不是不敢面对上级、客户或观众的理由。恰恰是从他们那里快速获得的反馈(即使是狂风暴雨模式的)能让你更省时省力地进步更多,也让你自我展现的机会更多。
  • 面对别人的不同意见,尝试用“ Yes, and…”的方式来换位思考,在别人想法的基础上寻找机会点,只有打开自我思路,才能想出并作出非同寻常的解决方案。

创业者加速器 Tech Cocktail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Frank Gruber在谈到几乎所有创业者都要经历的失败、懊恼的阶段时,抛出了一个亲身经历无数次的应对秘诀:庆祝。是的,与其垂头丧气地闭阁思过,不如换一种积极心态去庆祝。失败、困难、压力或者异议……都是你学习和成长的最好机会,也是培养团队的热情和忠诚的最好时机。“庆祝”不仅释放了压力,也筑起前进的动力。

幼儿教师 J决定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困扰。面对孩子家长源源不断的疑问和咨询,她换位思考后发现:家长愿意向她分享是对她的信任和喜爱;事实上, J未曾意识到她的性格和说话方式招人喜欢,这也是她为什么在中学时能轻而易举地做好组织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她决定组织一个家长论坛,将家长们组建分组,让他们每周通过 email群和非正式的会面互相沟通教育的问题,这样她也少了许多压力。她的尝试立刻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并很快应用到全校范围。家长群的成功让她很开心,她开始打开耳朵聆听同事们平时都在聊什么,并惊喜地发现有两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同事也在玩音乐。她和这两个同事组建起一个小小的摇滚俱乐部,刚开始几个月只有他们三个人自娱自乐,但很快就有更多的同事加入了他们,他们还做了个课外班——教大班的小朋友流行音乐。她和几个同事打算明年成立一个业余的乐队。 J发现,自从她重新定义自己的问题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她逐渐快乐自信起来。

2.用行动思考( Bias towards Action)
一般设计思维课中,“行动”是让我们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快速搭建起一个想法,并将这个想法原型摆在用户面前,让用户体验说话。而在人生设计的课题里,“行动”也没有什么不同——让我们把对人生的想法付诸行动。

困扰我们的往往围绕着两个话题:是否(改)从事某个行业或工作,或者是否读研深造或出国留学。对于工作,先不要急着盲目地投简历,否则你很容易陷入薪酬、专业对口和公司品牌的迷局。当你定义了下一阶段的目标,给自己树立一个典例,如果他 /她是个虚拟的人物,那给你的角色原型有血有肉的形象和生活情景。通过角色原型的建立和情景模拟,他/她会帮你深入思考:这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然后寻找身边的典例:谁现在的生活跟你未来想要的相近?谁是你想要达成的目标?谁是你想要模仿的对象?谁的生活方式或工作状况是你一定不想要的?

当你找到这样的典例,联系他 /她!“跟踪”( shadow)体验他 /她一天的生活、访谈并观察!影视作品或者书本里的角色也好,道听途说的故事也好,都歪曲或者简化了他们生活中的动力、压力、成功和失败。当然你也可以“成为”他 /她,虽然这样的体验是最真实的,可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付出的时间资本会是巨大的,因为成为(如)某类技术公司的首席设计师需要花费七八年或更久的时间。如果你还受到困扰,想着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典例,请把握好自己的社交关系,因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

假如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的你,并不确定想要去刚起步不久却能受到重用的创业公司,还是平面设计并不受到重视的外企,那与其参考父母和老师的经验谈,不如用角色原型做一些情景假设、分别去两类公司做一些非正式的访谈并亲自体验,看看哪一个真正适合现在的自己。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解疑答惑、辨别方向。

David Evans曾给学生们分享过一个朋友的故事。一位在旧金山湾区生活的成功律师,在她从斯坦福毕业多年后,有一天经过斯坦福时,看到喧嚷的校园和活力的学生,突然想起当年也是活力四射的自己。多年来那忙碌枯燥的工作虽然带给了她毋庸置疑的名声和成就,可她并不热爱这样的生活。她历经半年多次来访校园,跟学校里的讲师、教授、行政人员等等各种大学工作者交流想法、聆听并观察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快乐和苦恼,最后果断辞去了律师工作,成为了斯坦福本科生的行政管理团队的一员。让学生们度过最好的大学生活是她的动力,而且她对这份工作的热情给予了她源源不断的新想法。她细心地发现大一新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注,于是她在斯坦福创建了专门为大一新生服务的机构。她带领的团队如今已经成为斯坦福本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于那些犹豫着是否读研的学生,如果你不确信读研除了给你一张更高的文凭还能给你什么,那就先不要急着读!进入社会去体验一下人生,发挥你从大学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看一看你所企盼的行业是如何运作的、人们的价值是如何在他们的工作中体现的。当你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两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优势和不足,你的梦想会更加清晰。这个时候你想要追逐的自然而然便会在脑海中呈现:“我想要回到学校,继续深造某某方向……”

3.心态的转变( Mindset Shift)

学习设计思维,学的不是方法或者流程,而是思维和心态。设计思维的思维是什么?它是理解人的深层需求而不是获得抽象的市场数据,它是开放开源而不是闭门造车,它是勇于尝试失败而不是计划周全,它是可触摸的原型而不是光鲜的演讲 PPT,它是多学科交叉合作而不是按专长划分工作流水线……当你把设计思维的思维变成自己思维习惯的一部分,那不管是做项目、做咨询还是看待人生问题都会水到渠成。

结语
有人做过统计,发现有意思的是,从事设计思维相关行业或学过设计思维的人们的背景都很多样化。斯坦福 d.school教授、畅销书 Wired to Care作者 Dev Patnaik自己的公司 Jump Associates——一家为企业提供战略创新的咨询公司——十多年来所招聘的员工都有着有趣的跨界背景,比如有人曾经先后做过森林护林员和韩国外交大使,还有人本科读了土木工程却在硕士阶段攻读了视觉批判的方向。

的确,经过设计思维洗礼的人往往更加愿意尝试新的事物、质疑现状,他们不安于仔细规划的平坦人生,而更愿不断挑战自我、参与各种活动、认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成长并获得人生价值。经过设计思维的人生设计,你可能最终没有过一个响亮的高管头衔,或者熬去多年换来的安稳工作和社会福利,但是你会发现,你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填满了人生各个阶段可能会留下的遗憾、并且生活得自由而快乐。

作者:葛霄。斯坦福机械工程硕士,曾在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做过创新专员、创建 i.DT(industrial design thinking)方法论,即将在斯坦福攻读设计思维方向的博士学位。

编辑:Erik Chang 张正明 (创新教练,创新实践者)

本文由新思课授权张正明发表

新思课微信号:d_thinker